黄今言先生为学院研究生作“治史的功力与素养”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 2019-04-04 浏览次数: 772

    3月29日下午,黄今言先生在名达楼2524教室,为我院研究生作了题为“治史的功力与素养”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李平亮副院长主持,学院游欢孙教授等70余名师生聆听讲座。

    讲座伊始,黄今言先生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治学精神,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通过《颜氏家训》,提醒我们要循序渐进的学习;以“史学、史才、史识、史德”,教导我们培养正确的史学观;以谷霁光先生的例子,告诉我们要通专结合,专中求通。

    随后,黄先生从四个方面,讲述了史学研究应具有的功力和专业素养。首先他认为做历史研究要懂得理论思考,没有深度的理论构造,论著就没有生命力,没有灵魂。历史学要有理论知识,只有理论提升,才能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洞察能力、概括能力。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达,新一代的历史研究者,在利用好材料的同时,更要有理论建树、理论创新、理论思考。如果缺乏理论,只是纯粹的史料堆积是很危险的。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历史素养和历史品质。

    其次,要学会融会贯通。他认为,研究历史的关键要“通”,要反映社会本质和社会规律。历史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做整体研究,上下要通,左右要通,前因后果要融会贯通。如果进行碎片化的历史研究,脱离历史宏观叙述,这样没有历史脉络,没有历史发展层次。我们要处理好微观与宏观、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解决好通专问题,要做纵向和横向的贯通。做到先通后专,专通结合。黄今言教授鼓励我们要下工夫,方能成才。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做学问的过程中,要足够重视学术积累,不应该急于求,孜孜不倦,方可成大器。

    三是要要打牢基础。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个基础指的是理论基础、专业基础、研究基础,专业扎实是理论研究的前提。黄老师教导我们要重视前人基础,在读书的时候要有读书笔记、读书体会,要有一个高度思考。他要求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应具备观点鲜明、措辞正确、逻辑性强、认证充分、言之有理的能力。

    四是要遵守规则。黄先生言辞恳恳,深切教育我们要在做人中学做学问,在学问中学会做人。黄今言教授向我们提出四点要求:1、务实求真,一份史料一份话;2、要有精辟精神,精益求精;3、要讲究诚信,经得起时间检验,对历史负责;4、严谨治学,要有学术规范,端正学风。

    讲座结束后,游欢孙教授与黄今言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他认为黄今言先生的文字流畅、简洁、有力。他认为历史学有自己的家法,有自己的特色,我们要遵循历史学的基本规则。最后他代表大家向黄今言先生致以崇高敬意,同时也期待黄今言教授下次精彩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