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7日上午9点,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宝明教授应学院邀请,在名达楼2524报告厅做题为《对峙的意义:“新青年派与“学衡派”文化论争的世纪回眸》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校党委副书记张艳国教授主持,学院100多名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开始前,张艳国教授对张宝明教授的学术成就进行了介绍,并着重阐发了学校首任校长胡先骕教授与“学衡派”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性,指出学校图书馆现藏全套《学衡》杂志,体现着学校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文脉传承的呵护。
讲座伊始,张宝明教授就为何要再提学衡派与新青年派的争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首先从“新青年派”与“学衡派”论争的缘起入手,进而分析两个不同学派各自对白话、文言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和议论,最后就论争的意义进行了总结。张宝明教授认为,1922年1月,在《新青年》行将停刊之际,《学衡》在南京创刊。聚集于东南大学的一批海归学人开始了对曾经云集于北京大学的“新青年派”的反思与批评。以梅光迪、吴宓等为代表的“学衡派”相对于陈独秀、胡适等“新青年派”,形成了保守与激进相抗衡的两个文化阵营。在“学衡派”看来,没有传统之“来龙”,就找不到回家的路,就会迷失文化发展的方向;在“新青年派”看来,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不掐断中国文化的“来龙”,就难以把握“去脉”,难以绘制中国文化的崭新蓝图。两个群体尽管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错位,但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却形成了难得的张力。恰恰是这种张力,为文化思想史的发展提供了原初的动力。世纪回眸两派的文化论争,我们会真真切切地感到,那的确是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具有丰厚意义资源的对峙。
讲座结束后,李平亮院长高度评价了此次讲座,认为张宝明教授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严谨的史料解读和深刻的思想见解,将我们带回到了当时“新青年派”与“学衡派”对峙的历史现场,给以我们诸多启发和思考。最后,在场师生以热烈的掌声向张宝明教授的精彩讲座表达了感谢。